『公告』 预祝您龙年大吉,万事如意, 过节期间, 大家如需数据服务,请拨打400 或直接添加客服微信,再祝大家龙年,心想事成。
关注我们 新浪 腾讯
首页 -> 3S基础知识 -> 全部-> 正文

大气遥感

大气遥感
仪器不直接同某处大气接触,在一定距离以外测定某处大气的成分、运动状态和气象要素值的探测方法和技术。气象雷达和气象卫星等都属于大气遥感的范畴。

定义

    仪器不直接同某处大气接触,在一定距离以外测定某处大气的成分、状态和气象要素值的探测方法和技术。气象雷达和气象卫星等都属于大气遥感的范畴。

研究历史

    大气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应用吸收定量分析理论和实验技术,在观测透过气层紫外和近红光谱的辐射信号,推算出大气层内臭氧和水汽的总含量。到40年代中期,用于军事侦察的微波雷达发现了来自云雨的回波信号。进一步研究表明,回波强度和降水强度密切相关。由此气象雷获得迅速发展,成为探测、监测台风和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有效手段。60年代以后,红外、微波、激光、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蓬勃发展,对大气信号的认识遍及声波、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无线电波等波段,形成了声波大气遥感、光学大气遥感、激光大气遥感、红外大气遥感、微波大气遥感等各个分支。大气遥感被广泛应用于气象卫星、空间实验室、飞机和地面气象观测,成为气象观测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重要领域。

原理

    大气不仅本身能够发射各种频率的流体力学波和电磁波,而且,当这些波在大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散射、吸收、频散等经典物理或量子物理效应。由于这些作用,当大气成分的浓度、气温、气压、气流、云雾和降水等大气状态改变时,波信号的频谱、相位、振幅和偏振度等物理特征就发生各种特定的变化,从而储存了丰富的大气信息,向远处传送。这样的波称为大气信号。研制能够发射、接收、分析并显示各种大气信号物理特征的实验设备,建立从大气信号物理特征中提取大气信息的理论和方法,即反演理论,是大气遥感研究的基本任务。为此,必须应用红外、微波、激光、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成果,揭示大气信号在大气中形成和传播的物理机制和规律,区别不同大气状态下的大气信号特征,确立描述大气信号物理特征与大气成分浓度、运动状态和气象要素等空间分布之间定量关系的大气遥感方程。这些理论既涉及力学和电磁学等物理学问题,又和大气动力学、大气湍流、气光学大气辐射学、云和降水物理学和大气电学等大气物理学问题有密切的联系。
种类
    大气遥感分为被动式大气遥感和主动式大气遥感两大类。其中主动式遥感分为星载大气遥感和地基大气遥感。
 

 

      京ICP备2025132830号-1 京公网安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