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ArcSDE 9.x中的栅格数据存储模型
ArcSDE使用统一的格式来存储和管理栅格数据。加载到ArcSDE中的栅格文件数据类型多样,这些文件一旦加载进入ArcSDE,便统称为SDE Raster Dataset。如图1
图1:SDE Raster Dataset
ArcSDE中,在空间数据字典表中存储栅格数据的管理信息,空间数据字典表属于SDE空间数据库管理员用户模式。空间字典表中有一个名为RASTER_COLUMNS的表,专门用于存储数据的元数据。如下图2,其中RASTERCOLUMN_ID为每一幅栅格数据分配唯一标识码(在加载时分配)。同时,栅格数据的业务表名称存储在TABLE_NAME列中。数据字典表中还有一个Layers表,用于存储栅格数据的封装边界的几何信息。如图3,LAYER_ID存储唯一标识的图层号;同时栅格数据的封装边界在Spatial_column字段中值为FOOTPRINT(矢量数据为SHAPE)!
图2:Raster_Columns表
图3:Layer表
用户模式中则保存了栅格数据的所有表。ArcSDE 9中,ArcSDE栅格数据由七个表组成,如图4所示:
图4:ArcSDE 9.x栅格数据存储模型
这七个表分别是:
. Business表:称作业务表,业务表对客户端透明,客户端与栅格数据的交互通过业务表即可完成
. AUX表:称作栅格附录信息表,属于支撑表,用于存储栅格波段的附加信息,如色彩映射和统计值等
. RAS表:称作栅格表,属于支撑表,记录栅格数据的描述信息。
. BND表:称作波段表,属于支撑表,记录栅格数据的波段信息。每幅栅格数据的每一个波段占一条记录。
. BLK表:称作栅格分块表,属于支撑表,每个波段的像元值都以分块的形式存在该表中。加载栅格数据时,ArcSDE利用分块参数将栅格(及金字塔)划分为若干块,每一块都以BLOB类型存储于该表中。
. F表:称作封装边界要素表,属于支撑表,这个表中存储了栅格数据的封装边界的几何信息。
. S表:称作封装边界索引表,属于支撑表,这个表中存储了栅格数据的封装边界的几何索引信息。
(注:栅格数据的F表和S表都是ArcSDE 9后才引入的,存储F表和S表,用于加快栅格数据的检索,提高访问效率)
其中,业务表的命名是用户可以任意指定的,而支撑表的命名则是用ArcSDE统一的规则自动生成的。支撑表的命名与RASTERCOLUMN_ID及LAYER_ID相关。如本例中,用户ACTC的WORLD栅格数据通过查看,得到其RASTERCOLUMN_ID为27,LAYER_ID为88。则用户ACTC的模式中与栅格数据WORLD相关的七个表命名为,如图5:
图5:用户模式中的七个表
业务表:WORLD
附录信息表:SDE_AUX_27
栅格附表::SDE_RAS_27
波段表:SDE_BND_27
分块表:SDE_BLK_27
封装边界要素表:F88
封装边界索引表:S88
使用sde命令行管理栅格数据
使用命令行获取栅格数据的RASTERCOLUMN_ID和LAYER_ID
使用ArcSDE命令行也可以快速地得到栅格数据的RASTERCOLUMN_ID及LAYER_ID。如图6和图7:
图6:sderaster命令可以查看RasterColumn_ID
图7:sdelayer命令可以查看LAYER_ID
使用以上命令行,便可以获得ACTC.WORLD的RASTERCOLUMN_ID为27、LAYER_ID为88。
栅格数据存储大小的计算
栅格数据加载完成后,需要对数据库表进行分析操作。进行分析操作,不仅可以加快数据的检索效率,还可以获得栅格数据的存储大小。
执行数据库的分析操作,可以通过数据库工具分析,也可以通过ArcSDE命令行完成。
完成分析操作后,可以通过Oracle的user_tables视图获取WORLD数据的七个表的大小。在sqlplus中,使用actc用户连接,并使用以下语句:
select table_name,blocks,num_rows from user_tables;
BLOCKS字段中记录了各表存储消耗的Oracle块数目。在栅格数据中,数据量最大的表为存储栅格像元信息的分块表,如上表中的SDE_BLK_27。
这样,WORLD数据的存储大小为:8K * (46+46+46+4142+46+46+46) = 35344 K,约为34.5M(注:本例中数据库块大小为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