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一、 GIS与电信
电信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近几年来得到了迅猛蓬勃的发展,同时随着市场的开放,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个高速变化的市场中,如果能正确地获取、管理和分析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各种信息数据,将会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注入为电信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它渗入到电信系统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包括运维部门、人事管理部门、市场部门、规划部门等,为电信企业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服务。但目前在电信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对于各种资源的有效管理,以及资源、业务、客户几大关键信息的分布及其之间的关系的管理分析水平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
GIS技术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信行业的应用由来已久,在我国,电信运营商利用GIS技术进行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从90年代后期,许多电信部门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是由于系统投资巨大、结构复杂、牵涉面广、技术难度高、缺乏统一规范、并且对管理流程有特殊要求,再加上多年以来,电信形成的机构复杂、原始资料不准确、拆分重组等局面造成了很少有成功研发的先例。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GIS技术的日趋完善,也随着电信运营商不断的成熟和管理的规范,GIS在电信级管理信息系统上的应用有了成功的保障。一旦将GIS技术引入电信管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功能就会得到充分的体现,一种崭新的电信信息管理概念就会产生。GIS技术可以将各类电信信息系统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为真正做到电信运行维护和营销合为一体的管理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从企业经营角度看,电信企业拥有的资源可以大体上分成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内部资源主要是各种物理设施如营业厅、机房、管道、电杆交换机、光缆、电缆、交接箱、无线基站等,外部资源主要就是业务、用户资源如人口分布、社会交通、营业收入等,这些资源大部分都具有空间分布的特征,与地理信息有关,也就是GIS系统理想的实施对象。
在电信行业广泛地引入GIS 系统能带来立即的和长远的新的效益,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效率。在电信资源管理、运行管理、无线应用、客户服务、市场销售、增值服务等宏观方面都充分的利用价值。
二、 电信行业的GIS应用剖析和相关问题
现在的信息系统应该是提供企业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同步,以扩大企业形象、改善企业服务,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GIS技术的引入应该符合这样的特征,既要和传统的信息系统充分融合为一体。
电信传统的信息系统在理论和技术实现都比较成熟,而GIS在商业领域属于比较新的技术,从细节上讲两者的技术特点还存在一些大的区别。将GIS技术和传统的信息系统技术无缝结合成一个整体的系统是信息建设的高级目标,也是用户的需要,但在实施中存在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比如:
数据存储和分布问题:
传统的信息系统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信息系统,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理论、实现技术包括数据分布处理等都非常成熟,给定一个系统目标,其实现的大致较优方案实际就能够确定。而在GIS系统中,由于地理空间和简单关系数据存在的本质一些区别,使一些实践化的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完美的统一解决实现方案。
以存储数据来说,原始的GIS系统对于空间数据采用专用的文件格式,属性数据采用ID关联的技术存储到关系数据库中,新的GIS平台基本都将空间数据和相关的属性数据存储在大型关系数据库中,使其成为真正的不可分割的完整实体。虽然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技术进步,但在具体的一些GIS和信息结合的系统建设中,在设计上却可能仍沿用原有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离的模式。因为空间数据的特殊性将可能导致其结合的属性数据不能按它们在原来的信息系统里那样正常工作,包括性能、旧有的约束规则等都可能被破坏。
数据分布问题在建设一个大型系统时可能凸现出来,基于严格关系数据库理论实现的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分布时处理策略和技术在处理空间数据时常常遇到一些问题。
和传统系统业务的结合:
在GIS技术引入之前,很多成功的信息在正常运行着,扩展GIS功能或用GIS平台重建它们会存在什么样的影响呢?比如说业务流程,在一个联机事务处理的系统上,用GIS图形界面上驱动企业的物理设施的设计、施工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在操作人员做图形的操作时,原来在信息系统中容易控制的错误处理、事物处理、权限控制等业务需求和新的在二维空间上作灵活的图形编辑的操作需求能很好结合吗?
数据冗余:
假设在GIS引入前,有一个信息系统在运行,有两个实体类存在着联系,严格的后台关系数据库能用关系来很合理、准确地描述这种联系,在引入GIS后,这两类实体将对应于空间位置上的两类实体,那么新系统将会把它们定义为空间的实体层,这时它们的关系实际上可以由两者在空间位置上的拓扑关系描述。存在的两种关系描述需要去掉一种吗?还是都保留,都保留的时候的同步呢?
开发模式问题:
由功能特征决定了GIS平台是应用和开发紧密结合的系统,即使选择好了GIS平台产品,面对多种可能的开发方案,哪一种最好呢?定制GIS平台本身的客户端?实施费用、灵活性、和GIS之外的系统、模块结合会有一些问题。用主语言嵌入GIS组件?则有需要处理大量的用户界面处理、图形操作等。而用B/S结构,性能、安全性等目前还没有完美地解决。开发人员的技术特点也需要考虑。
系统集成:
一个系统中GIS和信息截然分开吗?还是将信息的功能分解嵌入到一个地图化的GIS平台中,或者是反之将一个地图嵌到传统的信息系统中,还是两者作为独立的系统,分别能运行,只是数据实现特定的共享或同步。这些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系统同步:
当建立一个GIS和信息系统松散结合的系统以满足不同层面的用户需求时,两部分子系统的数据同步将是需要很好处理的问题,单一事物处理、实时更新等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环节。
类似的问题和可供选择的路线还很多。所以可以看到,对于电信这样的行业,建设一个和传统信息系统紧密结合的GIS系统需要很多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都需要根据客观情况具体分析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