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最近接到一个制作ArcIMS网站的任务,要求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搞出一个元数据发布系统的架子出来,除了一般的功能地图功能外,最核心的是两个,即点选和框选图幅,并能通过一个良好的方法现实这些被选择的图幅的信息,以方便用户购买地图。
我个人对ArcIMS开发不是精通,但是谈得上熟悉的只有HTML/Javascript和ASP两种开发模式。我需要做到的功能其实在ArcIMS的例子中修修补补就可以办到了,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个方法不好。首先是HTML/Javascript的开发方法,结构太复杂,尤其是对AXL响应的解析,不用XMLDocument来做,却搞个字符串截取查找的方式;ASP还马马虎虎,不过写ASP页面也实在是太笨拙。即便如此,我还是选择使用ASP的方式写了一个网站原型,花了3天工夫,满以为就这样对付过去算了,但在ESRI.com查资料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些新的信息——frameless ArcIMS website。
无框架的IMS站点设计确实是我第一次见到,这里介绍两个站点:SucessGIS提供的无框架例子http://www.successgis.com/CodeSamples.htm;第二个是不知道是哪家公司或个人的东西http://12.148.203.44/arcims/ 。这里面都有例子可以下载供研究。
所谓无框架的IMS站点,是相对有框架的例子来的,在标准的HTML/Javascript开发中,是使用了一个大的Framework的,其中负责发送ArcXML请求的页面包含在这个框架中,不过是高度为0,大家看不到。在看了这些例子后,我突然想到IMS的本质,ArcIMS是一个地图服务器,它能够提供基于图片和要素的地图服务,由于我们是通过web服务器与之通讯的,在地图服务器与web服务器之间,必须安装一个“通道”,这个通道称为connector(连接器)。连接器的有多种类型,这取决于我们使用什么样的开发方式,如果是ASP开发,必须安装ActiveX连接器,如果是JSP,则是java连接器。标准的ArcIMS是使用servlet连接器。使用连接器的ArcIMS是一个标准的三层结构,即客户端——连接器——地图服务器。
ArcIMS的原理在于,我们所做的任何地图操作,都是客户端client向连接器发送一个ArcXML格式请求,Connector接收到请求后,将其解析转发给地图服务器,地图服务器将产生的结果,无论是feature还是image格式的响应,也通过ArcXML格式数据反馈给Connector,连接器再将这个结果作为响应发送给client。
在标准的HTML/Javascript格式client中,ESRI使用Frame模式的隐藏表单Form来发送请求和接收响应,对于这个请求/响应循环的实现,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模式,即AJAX,来实现。AJAX是一种异步Javascript+XML技术,它允许页面内的部分页面通过刷新与服务器进行交互,在AJAX之前,我们对页面的任何请求都是完全刷新的,任何细小的改动都意味着我们必须到服务器上取回页面的全部内容,在使用了AJAX以后,我们可以毫无察觉地改变页面中的内容,而不会感觉到页面正在刷新。也就是说,AJAX允许需要改变的地方“私下”改变,而不用影响全局。
AJAX包括五个部分:
1.基于标准的表示技术,使用XHTML和CSS实现内容与内容格式分离
2.动态显示和交互技术,使用Document Object Model操纵页面对象
3.数据互换与操作技术,使用XML和XSLT
4.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用于异步获取数据
5.使用JavaScript将以上四点结合起来。
AJAX的核心在于XMLHttpRequest对象XHR,它向一个连接器发送请求并获得响应的代码如下:
首先是xhr对象的产生:
http=function getHTTPObject() {
var xmlhttp;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 branch for IE/Windows ActiveX version
} else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return xmlhttp;
}
http.open("POST", url, true);
http.onreadystatechange = parseLayers;//IMS服务信息将由parseLayers解析
http.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http.send(axl);
这个XHR使用了post类型的请求方式,我们一般使用的是get和post两种,其中get只能传输4K的数据,且其数据是携带在url后传输的,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故而使用post这种无限制的方式。在使用post方式时,需要写下这么个语句:
http.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但不知道为什么,在开发时,不带上这句也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url是http://nbjbt/servlet/com.esri.esrimap.Esrimap?ServiceName=" + service + "&Form=False&ClientVersion=4.0一类的写法。而axl则是我们需要发送的ArcXML请求。发送请求以后,我们使用parseLayers函数接收AXL格式的响应,其代码如下:
//该函数用于解析指定IMS服务的信息,系统从中提取图层信息
function parseLayers(){
if (http.readyState == 4) {
if (http.status == 200) {
var result = http.responseText;
//alert(result);
//调用aimsLayers2.js中的函数getLayers解析图层信息
getLayers(result);
//初始化地图
getInitialMap();
} else alert("Error retreiving d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