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关于GLONASS
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由前苏联研制组建,现由俄罗斯管理和维持。
GLONASS
系统构成
卫星星座
地面控制部分
用户设备
功能
定位、测速、授时
参数
24+1的卫星星座。共有三个轨道面,每个轨道面均匀分布8颗卫星,轨道偏心率≤0.01。轨道倾角为64.8°,平均高度为19100Km
卫星运行周期:11h15m44s(±5)
地面系统
地面监控部分
地面控制部分设在前苏联境内系统控制中心和中央同步处理器位于莫斯科。遥测控制站位于圣彼得堡、捷尔诺波尔、埃尼谢斯克和共青城。
用户设备
绝对定位精度16米,垂直定位精度25米
发展历程
从1982年10月12日发射第一颗卫星起,至1995年12月14日共发射了73颗卫星
第一阶段(1982年-1990年):完成对试验系统空间部分的测试
第二阶段:完成对用户设备的测试随着空间星座于1996年1月18日最终布满24颗卫星,系统进入完全工作阶段
GLONASS—存在的问题
GLONASS工作不稳定,卫星工作寿命短
GLONASS用户设备发展缓慢,生产厂家少,设备体积大而笨重
由于GLONASS采用的是FDMA,所以用户接收机频率综合器复杂
对于GPS/GLONASS兼容接收机,需解决两个系统的时间与坐标系统问题
GLONASS—现代化
2008年9月12日,普京总理签署指令,为系统额外拨款26亿美元,2009年计划将6颗以上Glonass-M卫星送入轨道
至2010年8月14日为止,在轨卫星23颗,21颗卫星正常工作
超出俄罗斯的边界建立新的监测台站,适时改进轨道测定计划
GLONASS—与GPS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