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地图分幅编号的意义
对于某一制图区域,由于比例尺的增大,引起图幅面积的增大,因而引起纸张、印刷、保管、使用一系列的困难,因此,必须研究地图的分幅。
地图上有了分幅,为了能迅速查找所需要的某地区某种比例尺的地图,就需要将地图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编号。
地图的分幅:
是对各种图按一定的原则划分其大小。
地图的编号:
是将分幅后的每幅图按一定的规律给予特定的号码来标记。
地图分幅编号的方法
1.地图的分幅
矩形分幅
每幅地图的图廓都构成矩形,相邻图幅是以直线划分的。
依据:是根据纸张和印刷机的规格(全开1092*787、对开960*787、四开、8开、16开等)而定。
优缺点:
优点: 拼接方便(不拼接的分幅除外);
充分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保持印刷面积
的平衡;
能保持主要地区完整。
缺点: 图廓的地理位置不准确(因分幅线不固定);
整个制图区域只能采用一次投影。
经纬线分幅
每幅地图的图廓线都由经线和纬线构成。
优缺点:
优点:地理位置明确;
整个制图区域可采用多次投影。
缺点:图幅拼接不方便;
不利于有效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
2.地图的编号
行列式编号法:
编号为:“行号-列号”形式,也可是:“行号列号”。
自然序数编号法
将分幅地图按自然序数顺序编号。排列方法:自上而下,从左到右。
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
采用这种方法编号时,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如1:500精确到0.01,1:1000和1:2000精确到0.1km,如10.0-21.0
目前我国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法
1.地形图的分幅
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
以Δλ=60Δϕ=40Δλ=60Δϕ=40将地表分成许多梯形形状,每一梯形小格为一幅1:100万地图所表示的范围。为了充分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版面,故规定纬度600−760600−760之间相邻两幅合并,即每幅图包括经差Δλ=120Δλ=120,纬度Δϕ=40Δϕ=40。在纬度760−880760−880之间相邻四幅合并,即每幅图包括经差24度,纬度4度,纬度88度以上单独为一幅。
2013-05-29_222627
小总结:
纬度00−60000−600 Δλ=600,Δϕ=40Δλ=600,Δϕ=40分幅
纬度600−760600−760 Δλ=120,Δϕ=40Δλ=120,Δϕ=40分幅
纬度760−880760−880 Δλ=240,Δϕ=40Δλ=240,Δϕ=40分幅
880−900880−900为一幅图
1:50万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其分幅为经差3度、纬差2度
1:25万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4行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其分幅为经差
1030′
1030′、纬差
1010
1:10万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12行12列,共144幅1:10万地形图,其分幅为经差30'、纬差20'
1:5万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24行24列,共576幅 1:5万地形图,其分幅为经差15'、纬差10'
1:2.5万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48行48列,共2304幅1:2 .5万地形图,其分幅为经差7'30'' 、纬差5'
1:1万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共9216幅1:1万地形图,其分幅为经差3'45''、纬差2'30''
1:5000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192行192列,共36864幅1: 5000地形图,其分幅为经差1'52.5'' 、纬差1'15''
2.地形图的编号
1:100万图的编号
从经线180度算起,自西半球向东半球每6度为一列,全球360,共分60
列,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2、3、4、560表示。我国位于东半球,
因此其列号总是大于30。从赤道算起,向两极每4度为一行,用拉丁
字母A、B、C V表示,南北半球各分22行。
1:100 图幅编号是“行号列号”,行号是“字符码”(A…..V);列号是“数字码”(1…30…60)
纬度60度 -76度为双幅,图号为P3、4
纬度76度 -88度为四幅,图号为T25、26、27、28
北半球图幅的图号在其行号前加上N
(north头一个字母),NJ50
南半球图幅的图号在其行号前冠以S
(south头一个字母), SJ50
1:50万--1:5000地形图的编号
以1:100万地形图编号为基础,采用行列编号法,即将1:100万地形图按所含各比例尺地形图的经差和纬差划分成若干行和列,横行从上到下,纵列从左到右按顺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数字码)编号,表示图幅编号的行列代码均采用三位数表示(不足三位时前面补0),取行号在前,列号在后的排列形式标记,加1:100万图幅的图号之后。
比例尺 1:50万 1:25 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000
代码 B C D E F G H
每幅图的编号表达格式为:
2013-05-29_233221
2013-05-29_23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