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航空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展目标:
《规划》指出,到2025年,民航强省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和运输规模大幅提升,客货运输网络更加完善,基本形成服务全国、畅达世界的航空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建成具有突出效率优势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服务水平更加优质的航空客运枢纽和多式联运更加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立以航空物流为基础,以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航空经济产业体系。
——航空客货运输。全省航空客货运吞吐量分别达到5000万人次、110万吨。其中,郑州机场航空客货运吞吐量分别达到4500万人次、100万吨,力争全国排名位次实现跃位升级;形成10条以上国内客运快线和国际区域客运快线,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通达40个城市以上;机场终端区形成“五进五出”航线格局,年保障起降30万架次以上,基本建成北、西货运区协同发展的货运保障体系,航空货运对全省进出口的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
——航空枢纽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全省及周边区域的中原机场群格局。建设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建成安阳、商丘机场,新建平顶山、周口、潢川等支线机场,改扩建洛阳、信阳机场,推进南阳机场迁建。通用机场数量达到15个以上。在郑州机场运营的基地航空公司达到6家,其中本土主基地航空公司达到3家以上,郑州机场位居全球主要货运枢纽机场行列。
——航空产业发展。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航空高端制造业加快发展,形成3—5个航空高端制造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万亿元。培育3—5家全国知名的航空制造、维修企业。飞机租赁、商业保理等航空金融业实现突破,飞机租赁业务量居全国前列。
——机场综合交通。机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航空服务覆盖全省90%以上人口。实现“航空+高铁”“航空+公路”联运服务,形成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快速路网融合发展的客运地面交通网络,1小时交通圈覆盖郑州大都市区,2.5小时交通圈覆盖全省范围,4小时联运服务网络覆盖国内主要城市。
——航空港实验区。建成富有生机活力、彰显竞争优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航空都市,形成创新驱动引领、高端制造业支撑、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四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0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营商环境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引领中部、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开放高地。
展望到2035年,我省航空经济在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成为关键环、迈向中高端,形成辐射功能强大的现代航空经济产业体系,全面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建成全方位的民航强省。郑州机场实现五条跑道、三大货运区运营,年货邮吞吐量保障能力达到500万吨,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达到1亿人次,跻身世界级航空枢纽行列。适时研究启动郑州第二机场规划选址,实现“一城两场”格局。全省机场布局更加完善,形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中原机场群。
划重点:
建设洛阳机场三期工程,加强民航与地方合资合作,提升机场运营水平。适时开展洛阳新机场布局研究。支持洛阳机场引进航空公司,拓展国内重点城市和国际重点地区航线,加密至上海、广州、成都、杭州等区域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航线,开通东南亚、东北亚地区航线。
建成安阳、商丘机场,新建平顶山、周口、潢川等支线机场,改扩建洛阳、信阳机场,推进南阳机场迁建。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引导调动企业及社会力量,建成安阳林州、郑州登封、洛阳万安、驻马店平舆、商丘民权等通用机场。
支持部分运输机场增加通用航空设施,鼓励条件较好的通用机场改造发展为支线机场。
提升郑州上街、安阳殷都、新乡唐庄、周口西华、安阳永和、中牟雁鸣湖等6个通用机场运营服务功能。
密切与中国商飞的战略合作,争取中国商飞把我省作为其重要战略基地进行战略布局,提升中航光电、新航工业等省内企业配套能级,积极参与ARJ21支线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项目批产配套,争取ARJ客改货和维修基地落户我省,建设我省首家航材共享中心,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
发展通用航空研发制造链,培育1—2家具有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通用航空整机制造企业,培育壮大郑州上街、安阳北关、周口西华等无人机研发制造产业集群,推动“5G+无人机”“北斗+无人机”走在全国第一方阵。
鼓励国有企业、军民融合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组建一批轻型航空器研发、制造和维修企业。
建设机场客户服务中心、航材管理中心、航空食品生产基地、民航综合保障基地及中原龙浩生产保障基地,高质量提供航油供给、航食配餐、跑道维护等机场配套服务,机场商贸、餐饮住宿、航空票务等客户服务,飞机维修、技术支持、后期保障等飞机支援服务,信息管理、仓储配送、多式联运等物流综合服务。
推动航空港实验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中原科技城、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建设。
争取设立自由贸易账户,推动72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境免税店落地实施。支持新型要素交易、保税展示交易、境内外检测维修与再制造等多种贸易业态发展。完善仓储物流、维修、国际结算、分销、展览等服务贸易准入制度。
探索“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贸易新规则,推进“河南—芬兰—北欧”“河南—柬埔寨—东盟”“河南—日韩”等“空中丝绸之路”交流合作,打造“一带一路”贸易物流畅通集散地。建立航空经济发展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全省航空经济要素资源,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