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记者从中了解到,此次智慧多功能杆建设范围涉及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等成都市23个区(市)县,覆盖整个全域成都,投资金额达15亿元,预计今年6月开工。
为何如此大范围建设智慧多功能杆?智慧多功能杆有何作用?成都目前建设情况如何?成都城投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洋介绍,覆盖23个区(市)县的智慧多功能杆将分批次建设,预计今年将建设6000多根智慧多功能杆。计划至2025年,在全域成都建设30000多根智慧多功能杆。
今年年底
成都13万盏路灯将完成节能改造
“成都已经建成的路灯,部分存在设备陈旧、高耗能等问题。”据李洋介绍,随着成都市高速发展,传统路灯由于设施老化陈旧,已达到更换条件,部分路段还出现有灯不亮或照度不足等情况,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传统路灯采用高压钠灯,其耗能远远高于当下流行的LED节能灯。经测算,改造成LED节能灯后,每盏路灯耗电量比传统路灯降低40%左右。目前,成都城投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正对成都主城区全域范围内的灯杆进行节能化改造,预计到2022年年底,成都主城区全域13万盏路灯将全部完成节能化改造。
“节能改造完成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2万吨,折合成标准煤达8000吨。”李洋告诉记者,除了进行节能化改造,建设智慧多功能杆也是为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打基础。
成都市此前印发的《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提出,将充分整合路灯、交安、通信、监测等市政设施,以智慧多功能杆为载体,逐步实现“多杆合一、多箱合一、缆线共廊”,打造集智慧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疏导、环境监测、无线通信、信息交互、应急求助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设施综合物联网络,促进城市基础网络和感知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幅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路灯节能改造完成的路段
地震预警、暴雨预警…
灯杆将变成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
何为智慧多功能杆?目前业界并无统一说法,但根据《智慧多功能杆发展白皮书(2022)》介绍,智慧多功能杆也可叫做智慧灯杆,其由杆体、综合箱和综合管道等模块组成,可挂载两种及以上设备,与系统平台联网,实现或支撑实现智能照明、视频采集、移动通信、交通管理、环境监测、气象监测、应急管理、紧急求助、信息发布、智慧停车等城市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新型公共基础设施。
在李洋看来,智慧多功能杆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方面可实现多杆合一,解决城市中杆体林立、资源浪费、管理分散、影响市容等问题。以成都市一环路为例,经过改造后的一环路共建有智慧多功能杆约1300余根,有效减少各类杆件超1000根,杆件集约率超40%。改造过后的一环路路面更加整洁。
另一方面,杆体本身搭载的各种智能感知设备,让智慧多功能杆变成成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可实现地震预警、暴雨预警、停车位显示、环境监测……
“比如杆上搭载的广播系统,可在地震波到达前进行全城播报。再比如,杆上搭载的天气传感器、水位检测器以及广播系统,可有效联动,当降雨量达到一定标准时,广播系统提前预警。”李洋说。
此外,城投智慧城市公司还给每盏路灯增加了单灯控制器,把传统路灯通过配电柜实现片区路灯的集中启闭,细化到现在可以对每一盏路灯进行精准监测、启闭和调光控制,实现精细化的城市照明设施管理。
“这样也是节能的一个体现,比如,某条道路在晚上12点基本无行人时,路灯亮度就可以降低。而当一些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时段出现时,也可精准调整路灯照明。”李洋说,通过自建的大数据平台,不仅精准控制每一盏路灯,还可对故障信息精准定位,大大提高整体运维效率,2021年管辖区域内照明设施月平均亮灯率达到99.38%。
▲东郊记忆建成的智慧多功能杆
首批将建6000多根
已建成杆体实现了5G通信、环境监测等功能
据了解,自2020年4月正式开展经营以来,除了对传统照明设施进行的智慧化、节能化升级改造,城投智慧城市公司还在凤凰山体育公园、东郊记忆等地陆续建设了3500余根智慧多功能杆。
“目前,我们正加快建设智慧多功能杆的步伐,此次的招标文件是,计划未来三到五年在全域成都建设30000多根智慧多功能杆。”李洋表示,将分批次对全域成都的灯杆进行智能化建设、改建,首批将在成都市车流量、人流量大的城市主干道,以及地铁出站口进行建设,预计首批将建设6000多根智慧多功能杆。
“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已经建成的智慧多功能杆有效实现了环境监测、天气监测、5G通信等功能,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更多的智慧运用场景。”李洋说,未来,通过在智慧多功能杆上搭载更多的物联网感知设备,为城市管理、市民出行等提供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