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7日报道,来自8个国家的29位科学家对地球开展了一项综合“体检”,分析了9个相互关联的“地球边界”。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已经突破了其中6个边界的安全水平,正在将地球推向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物种宜居的“安全操作空间”之外。
“地球边界”指一些阈值,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淡水、土地利用,以及合成化学品和气溶胶的影响等。地球的各项指标需要留在这些阈值内,以确保地球是一个稳定、宜居的星球。
但这份新研究指出,9个边界中的6个——气候变化、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丧失、包括塑料在内的合成化学品、淡水消耗和氮的使用已被突破,剩下3个边界中的两个——海洋酸化、大气中颗粒物污染和灰尘浓度处于临界状态,只有臭氧消耗在安全范围内。
2009年,科学家首次对地球开展类似“综合体检”,当时只有全球变暖、灭绝率和氮超出了其极限。
论文合著者、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指出,人类仍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没有迹象表明除了臭氧层外,任何其他边界已开始朝正确的方向扭转。自从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被禁止以来,臭氧层正在慢慢修复。
而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物种灭绝的速度至少是过去1000万年间平均灭绝率的100倍,超出地球安全边界的10倍;气候变化的阈值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这一浓度目前为417ppm(ppm为百万分之一),远高于350ppm的安全边界。
这项新研究还首次对人类产生的成千上万种化合物——从微塑料和杀虫剂到核废料以及渗入环境的药物进行了量化,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的数量也都超过了安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