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京津冀三地规划协同工作迈上新台阶。近日,京津冀国土空间规划协同专题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了《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2023年—2035年)》编制工作初步思路,提出首都功能、沿海港口、安全韧性、流域治理、产业廊道等方面的研究重点。
会议听取了《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编制有关情况,审议通过《京津冀国土空间规划协同专题工作组工作机制》《京津冀国土空间规划协同专题工作组2023年重点任务》,明确了三地共商联动的工作原则,并细化年度重点任务。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詹晓阳说,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坚持、贵在协同,河北省将与北京市、天津市协同解决跨省市重点问题,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具体包括,围绕推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推动雄安新区、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等重点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天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局长陈勇说,要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发挥规划引领和要素保障优势,持续提升京津合作示范区承接能力;加快推进京津冀港口枢纽形成合力,强化天津港服务保障功能,与北京、河北共同开拓腹地运输通道和运输网络,加快国家陆海双向开放的桥头堡建设。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主任张维说,要进一步凝聚协同共识,以更紧密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和更开放的工作组织模式,深化三地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的协同配合,形成规划实施的更大合力,使空间规划更好服务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京津冀联合办常务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表示,加强空间规划统筹引领是高质量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优化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促进非首都功能梯次有序疏解,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李枫对三省市规划自然资源领域协同发展形成的阶段性成效表示肯定,同时建议编制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应先易后难,从已有共识的事情做起,用好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拓宽研究思路,集思广益;要把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相结合,落实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