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新华社济南5月20日电(记者叶婧)记者从20日召开的全国耐盐碱小麦种业创新现场观摩会上获悉,目前,我国耐盐碱小麦科技创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有700余份新品系和52个新品种正在开展耐盐碱鉴定,部分新品种高产稳产潜力较大。
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一处平均盐碱度为2.5‰至6‰的麦田内,近5年审定的52个小麦品种依次排开,不同品种的耐盐碱情况一目了然;在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济麦60千亩示范方中,麦穗青绿,麦浪滚滚。
为实现“以种适地”,我国已成立耐盐碱作物育种联合攻关组,开展耐盐碱资源筛选鉴定、育种联合攻关、品种试验审定、示范推广和技术集成配套等工作,耐盐碱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选育鉴定取得积极进展。
在种质资源上,先后开展12种农作物耐盐碱资源精准鉴定,初步挖掘优异基因143个,筛选出耐盐碱资源1100多份,推介711份耐盐碱优异种质资源;在生产急需的小麦品种上,从已审定品种中筛选鉴定出航麦802、济麦60等耐盐性突出的品种。其中,航麦802耐盐等级为1级,在中度盐碱地亩产450公斤以上;济麦60越冬抗寒性较好,在轻度盐碱地亩产达580公斤以上,为挖掘盐碱地粮食产能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在航麦802展示示范现场,通过地块土壤剖面,可明显看出这一品种根系发达、扎根更深,和对照品种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录祥是这一品种的育成人,他说:“这个地块平均盐碱度为3.32‰,在这样的土壤条件和全生育期不浇水的情况下,航麦802亩穗数为43.7万、穗粒数为35.2粒,展现出良好的丰产潜力。”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我国可利用的盐碱地面积约为2.99亿亩。加强耐盐性作物新品种培育是利用盐碱地、增加粮食产能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