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在近日开幕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10项重大科技成果集体亮相,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北脑二号”就是其中之一。它填补了国内高性能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空白,让脑机接口从科幻片里走向现实。这项成果来自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京脑所”)孵化的一家硬科技企业——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智达”)。近年来,本市出台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在量子、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布局了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并明确支持这些机构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促进技术交易和成果转移转化,脱胎出了“北脑二号”等一批技术处于世界级领先地位、又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落地成果。
新型研发机构享受知识产权激励办法
所谓新型研发机构,是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目前本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关键核心技术、未来产业方向,已经在量子、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人工智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纳米能源、应用数学等关键领域布局了北京脑所、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对于新型研发机构产出的成果,本市明确市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由新型研发机构依法取得,自主决定转化及推广应用,重大转化安排由院(所)长提出方案、理事会审定,对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在京实施转化的项目,通过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等提供支持。2023年9月,本市出台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明确新型研发机构应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孵化育成。
北京脑所孵化多家科技企业
北京脑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发展而来的。其以“成为世界一流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机构和国家脑科学的重要战略力量”为建设定位,目标是打造集脑科学基础研究、创新合作、成果转化于一体科研创新基地和创新人才基地。建立6年来,北京脑所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累计在《科学》《自然》《细胞》《神经元》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267篇。今年前4个月已发表和接收9篇高影响力论文。
北京脑所也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2023年3月,北京脑所出台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细化了专利申请和管理流程,挖掘梳理底层和创新技术成果清单,共梳理出基因治疗、神经工程、脑机接口三大方向17项技术,建立了创新成果库,进一步推进了基因治疗药物等成果转化工作,也孵化出了多家科技企业。
硬科技企业助研发和转化同步推进
芯智达就是从北京脑所孵化出来的一家硬科技企业。面向植入式脑机接口的国际“风口”,北京市前瞻谋划,委托北京脑所牵头制定“智能脑机系统增强计划”,市财政和中关村发展集团出资成立芯智达公司,整合北京地区电极、芯片、算法和临床等跨学科优势团队,聚焦半侵入式采集脑皮层电信号的“北脑一号”和侵入式采集单神经元电信号的“北脑二号”,以抓型号的方式进行工程化开发。
“北脑一号”自主研发出了高密度柔性电极,实现密度达到4电极/平方毫米突破,是现有上市产品密度的上百倍。“北脑二号”系统基于自研高通量柔性微丝电极、千通道电生理记录系统、实时编解码算法等关键技术,完成全链路系统构建,在全球首次实现猕猴通过意念控制对二维运动目标的脑控拦截。
“建立大脑与外界相连所带来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掌握核心技术,更要让技术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真正的价值。”芯智达公司业务发展总监李园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能这么快出成果,靠的是有组织科研攻关的体制机制设计,以及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及其培育成果转化一套完整的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入芯智达之前,李园是北京科技项目经理人。北青报记者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目前本市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路径,已孵化出30余家硬科技企业,正在大力推动科学家们的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快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