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眼下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全国秋粮主产区迎来收获高峰,各地鲜活农产品陆续上市。
根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10日,全国秋粮已收获54.8%,进度同比快1.7个百分点。分作物看,玉米已收57.7%,一季稻已收56.9%,大豆已收63.7%,双季晚稻预计10月下旬开镰收获。
金秋时节,在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禾庄村,农民正趁着晴好天气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五谷丰登、鱼虾肥美、果蔬飘香……进入秋季,希望的田野上“硕果累累”,科技护航保鲜“来自秋天的鲜甜滋味”。
在黑龙江绥化青冈县万德福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穗玉米从田间到生产线,完成“锁鲜”只要3小时。鲜食玉米采摘完成后,即刻送到厂区,加工锁鲜。从田间到工厂,开车最快5分钟,最远的距离也不过半个小时车程,最大程度减少水分流失;玉米经过灭菌和包装加工,香、甜、糯被迅速“锁”住。
技术从哪儿来?青冈县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共建鲜食玉米品质提升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种植、速冻、真空加工等技术方面开展研究,不少企业受益。全县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7万亩,年产鲜食玉米4亿穗,加工企业达27家,年产值超6.5亿元。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昌宁镇刘家原村,果农们在进行采摘、分拣、装箱等工作。
保鲜难、运输难、包装难曾经困扰很多种类水果外运。如今,不少快递公司调集快递员驻扎县乡、果园,深入水果种植基地的“最先一公里”,为鲜果量身打造包装材料,推动水果原产地与消费市场高效衔接。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邮政快递网,快递业持续快速发展,生鲜冷链、农村寄递、仓配一体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自动化、信息化、数智化、绿色化全面加速,快递业务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服务品质稳步提升。
秋天到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的果园里热闹非凡。“自从保鲜库投入使用,我们的水果和蔬菜得到了妥善储存,今年我又存了3万斤的水果,租冷库的价格是1400元钱,但由于储存得当且错峰上市,出库时的价格相比以往更为可观。”当地果园农民介绍说。气调保鲜库建设库容2.6万立方米,单批次果蔬储藏能力达6000吨。
与传统冷库相比,气调保鲜库主要通过调节库体内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有效地贮藏食物,保持食物的原有色泽。
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花生种植基地里,随着花生联合收获机的阵阵轰鸣,一株株花生从土壤中被轻松拔出,并通过内置的机械装置自动完成摘果、分离、清选等工序,一次性完成收获。今年,当地建设起现代化的烘干仓房。农户将新鲜采收的花生送入烘干机中,使花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快速脱水,保留了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丰收成色十足,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更加丰富。
202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商品化处理、产后集散、均衡供应能力和产业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从田间直达餐桌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日渐完善,从农产品出山的“最先一公里”到进城的“最后一公里”有了更为坚实的技术保障。要进一步打通销售、流通、生产各环节堵点,拓宽农产品销售半径,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