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预祝您龙年大吉,万事如意, 过节期间, 大家如需数据服务,请拨打400 或直接添加客服微信,再祝大家龙年,心想事成。
关注我们 新浪 腾讯
数据订购
销售咨询
电话:13911690905
微信:13911690905
邮箱: 2206260@qq.com
综合咨询:2206260
2863548516
2629602953

东亚季风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原因

作者:郭正堂,姜文英,吕厚远,吴乃琴,姚小峰   出版商:地学前缘   出版日期:2002 年 1 月
摘  要:全球冰量和太阳辐射变化被认为是黄土区古环境在轨道时间尺度上演化的两个主要驱动因素。然而,黄土古土壤序列中记录了两类极端气候事件:以发育程度较好的S4、S5-1 和S5-3 古土壤所代表的极端暖湿期及以砂黄土层L9和L15为代表的极端干冷期。它们既不能用全球冰量的变化来解释,也不能用太阳辐射的变化来直接解释。对渭南、长武和西峰剖面的研究揭出出,S4,S5-1和S5-3古土壤是形成于亚热带半湿润环境下的土壤,S5-1形成时的年均温至少比现今高4~6℃,年降水量高200~300mm;砂黄土层L9和L15形成时高原中部的估算年均温和降水分别大致为115~3℃和150~250mm,当时整个黄土高原地表裸露,风力强盛。上述事件在深海氧同位素记录中没有明确反映,但3个极端暖湿期对应于世界大洋的碳同位素高峰,说明它们具全球性意义,同时表明这些古土壤的高成壤强度不是时间因素所致。海陆对比揭示出,上述两类极端气候事件分别对应于北大西洋深层流(NADW) 强度最强和最弱的时期。据此认为,北大西洋深层流强度变化是影响东亚季风气候的重要因素,且这种作用同时体现于古冬、夏季风的变化之中。
本站共享资料便于大家学习,如您需要某些资料数据,可以注册向客服索取。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京ICP备2025132830号-1 京公网安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