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预祝您龙年大吉,万事如意, 过节期间, 大家如需数据服务,请拨打400 或直接添加客服微信,再祝大家龙年,心想事成。
关注我们 新浪 腾讯
数据订购
销售咨询
电话:13911690905
微信:13911690905
邮箱: 2206260@qq.com
综合咨询:2206260
2863548516
2629602953

高寒牧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优化

作者:王录仓   出版商:西北师范大学   出版日期:2016 年 4 月

乡村聚落是中国聚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民族风俗和宗教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布局处于自发选择的状态,普遍存在着布局散乱、人口规模小、占地面积大、基础设施落后和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亟待优化。以碌曲县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为基础资料,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高程、河流、路网、地域经济类型等方面对碌曲县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型铸”作用,河流和路网格局对聚落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农区—半农半牧区—纯牧区聚落差异显著,从集群分布走向分散分布。应用综合发展实力指数函数,将碌曲县行政村分为高(Ⅰ级)、中(Ⅱ级)、低(Ⅲ级)三个发展实力等级。在综合考虑各乡村聚落自然地理环境、发展潜力、区位条件的前提下,对村落等级规模进行优化,将村落分为优先发展型、控制发展型、异地搬迁型进行调控。引入成本加权距离(costweighteddistance)和改进型场强模型,计算各个乡镇的辐射量,结果表明,最大辐射量出现在玛艾镇和郎木寺镇周围,且沿洮河河谷和国道213线形成南北两条辐射带。因此得出结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优化要按照中心带动,以点带轴,以轴带面,两翼互补,整体推进”的原则开展,最终形成“两心、两轴、两翼”的乡村聚落体系空间结构格局。


本站共享资料便于大家学习,如您需要某些资料数据,可以注册向客服索取。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京ICP备2025132830号-1 京公网安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