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预祝您龙年大吉,万事如意, 过节期间, 大家如需数据服务,请拨打400 或直接添加客服微信,再祝大家龙年,心想事成。
关注我们 新浪 腾讯
数据订购
销售咨询
电话:13911690905
微信:13911690905
邮箱: 2206260@qq.com
综合咨询:2206260
2863548516
2629602953

云南黄连的传统种植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价值

作者:黄骥   出版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运用民族植物学原理,  采用野外面上调查、定点社区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了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地区傈僳族对云南黄连(Coptis teeta)的混农林种植历史和方式,  总结了他们认知、利用、管理和保护这一名贵药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及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结果表明: 130年前,  傈僳族为了持续利用云南黄连, 以原始宗教信仰为基础,  逐渐形成了对云南黄连种植森林的禁忌崇拜,  通过“习惯法”、“头人”调解等来规范对云南黄连的种植与管理,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并且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的种植、抚育和采收的黄连混农林可持续利用种植系统。除非森林毁坏,  这种农地没有休耕期,  傈僳族超过50%的现金收入来源于云南黄连种植。相比之下,  当地其他几种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物种多样性低得多,  比如,  几乎没有乔木层,  灌木的种类和盖度较低等。草本层除作物外,  其他植物被挤到地角和田边。这种种植方法是使当地群众经济利益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兼顾和协调发展的一个范例,  对于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经济植物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本站共享资料便于大家学习,如您需要某些资料数据,可以注册向客服索取。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京ICP备2025132830号-1 京公网安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