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预祝您龙年大吉,万事如意, 过节期间, 大家如需数据服务,请拨打400 或直接添加客服微信,再祝大家龙年,心想事成。
关注我们 新浪 腾讯
数据订购
销售咨询
电话:13911690905
微信:13911690905
邮箱: 2206260@qq.com
综合咨询:2206260
2863548516
2629602953

生态修复项目对自然与社会的影响

作者:曹世雄   出版商: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版日期:2012 年 11 月


        摘要: 1978 年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生态修复项目,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 、 天然林保护项目 、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 。 为了 讨论这些项目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影响 、 及其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综述与展评,研究环境修复政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 间的内在关系 。30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封山禁牧 、 退耕还林还草 、 天然林保护 、 以及其他环保政策使项目区的绿色植被覆盖度迅速 提高 。 但是与撂荒地的自然恢复过程相比,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降低了总的植被覆盖度,导致退化土地面积增加,加剧了当地的沙漠 化; 同时,由退耕引起的粮食减产部分可以通过在更适宜地区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来补偿,退耕还林工程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没有造成负 面影响 。 在大规模环境修复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中国人民对环保政策的态度也在平稳进步 。 与其相反,由于天然林保护项目所实施 的禁采 、 禁牧政策缺少必要的补偿措施,对当地居民的生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且,由于只有极少数人认为植树种草应该是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当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结束后,许多已修复的植被面临被再一次开垦的危险 。 由此可见,通过改进农业技术和 提供适当的生态补偿,可以在改善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避免贫困与环境恶化 。 同时,必须警惕不适当的技术和政策对环境和 社会的危害 。


本站共享资料便于大家学习,如您需要某些资料数据,可以注册向客服索取。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京ICP备2025132830号-1 京公网安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