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利用数据服务 土地覆盖数据服务 坡度数据服务 土壤侵蚀数据服务 全国各省市DEM数据服务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林地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水域资源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地形、地貌、土壤数据服务 分坡度耕地数据服务 全国大宗农作物种植范围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数据服务 地表反照率数据服务 比辐射率数据服务 地表温度数据服务 地表蒸腾与蒸散数据服务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叶面积指数数据服务 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服务 土壤类型质地养分数据服务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湿润指数数据服务 大于0℃积温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数据服务 显热/潜热信息数据服务 波文比信息数据服务 地表净辐射通量数据服务 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服务 温度带分区数据服务 山区小气候因子精细数据服务
全国夜间灯光指数数据服务 全国GDP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建筑物总面积公里格网数据服务 全国人口密度数据服务 全国县级医院分布数据服务 人口调查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收入统计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矿山面积统计及分布数据服务 载畜量及空间分布数据服务 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田分类面积统计数据服务 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数据服务 医疗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服务 行政辖区信息数据服务
Landsat 8 高分二号 高分一号 SPOT-6卫星影像 法国Pleiades高分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 风云3号 中巴资源卫星 NOAA/AVHRR MODIS Landsat TM 环境小卫星 Landsat MSS 天绘一号卫星影像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提供的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产品是以0.5m-2.5m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经过影像融合、几何校正、拼接等处理后,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进行地类图斑矢量化工作,最终提供满足各类用户需要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活动,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是希望通过长时间序列在相同空间范围内对于特定类型或特定区域的土地使用情况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该区域或该类型土地变化的规律,进而分析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变化对于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地利用分类的目的是如实反映土地利用的现状,为科学管理土地提供依据。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提供的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产品是以0.5m-2.5m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经过影像融合、几何校正、拼接等处理后,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进行地类图斑矢量化工作,最终提供满足各类用户需要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
本数据产品包含栅格数据集和矢量数据集,各土地利用类型平均分类精度达到95%以上,绝对位置误差小于10米,可满足各行业用户的应用需求。
数据说明
数据名称 |
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 |
|
数据类型 |
栅格 |
矢量 |
数据格式 |
TIFF |
Shapefile |
分辨率/比例尺 |
1m~2.5m |
1:1万~1:2.5万 |
覆盖范围 |
中国全境陆地国土 |
|
时间序列 |
2010年~2018年 |
产品样例
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2018年土地利用样例
开封市郑汴都市区2017年土地利用样例
福州市局部2017年土地利用样例及影像
高分辨率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提供8个一级类和36个二级类的土地利用数据分类体系供用户参考,如下表所示。另可根据各类用户不同需求,定制符合用户应用需要的分类产品,也可定制单类或某几类数据产品。
一级类名称 |
一级类代码 |
二级类名称 |
二级类代码 |
说明 |
耕地 |
1 |
水田 |
11 |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以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种的耕地 |
旱地 |
12 |
指无灌溉水源及设施,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有水源和浇灌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正常灌溉的旱作物耕地;以种菜为主的耕地,正常轮作的休闲地和轮歇地 |
||
设施农业用地 |
13 |
指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 |
||
园地 |
2 |
果园 |
21 |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
茶园 |
22 |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
||
其他园地 |
23 |
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
||
林地 |
3 |
有林地 |
31 |
指郁闭度>30%的天然木和人工林。包括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成片林地 |
灌木林 |
32 |
指郁闭度>40%、高度在2米以下的矮林地和灌丛林地 |
||
疏林地 |
33 |
指疏林地(郁闭度为10%~30%) |
||
其他林地 |
34 |
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及各类园地(果园、桑园、茶园、热作林园地等) |
||
草地 |
4 |
高覆盖度草地 |
41 |
指覆盖度在>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条件较好,草被生长茂密 |
中覆盖度草地 |
42 |
指覆盖度在20%~50%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稀疏 |
||
低覆盖度草地 |
43 |
指覆盖度在5%~20%的天然草地。此类草地水分缺乏,草被稀疏,牧业利用条件差 |
||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
5 |
河流 |
51 |
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河流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 |
湖泊 |
52 |
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 |
||
水库坑塘 |
53 |
指人工修建的蓄水区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 |
||
滩涂、滩地 |
54 |
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侵地带及河、湖水域平水期水位与洪水期水位之间的土地 |
||
沟渠 |
55 |
指人工修建,用于引、排、灌的渠道,包括渠槽、渠堤、取土坑、护堤林 |
||
水工建筑物 |
56 |
指人工修建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筑物用地 |
||
永久性冰川雪地 |
57 |
指常年被冰川和积雪所覆盖的土地 |
||
城乡、工矿、居民用地 |
6 |
城镇建设用地 |
61 |
指大、中、小城市及县镇以上建成区用地 |
农村居民点 |
62 |
指农村居民点 |
||
工矿仓储用地 |
63 |
指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物资存放场所的土地 |
||
其他建设用地 |
64 |
指除上述3类以外的其他建设用地及在建工地 |
||
交通用地 |
7 |
铁路 |
71 |
指用于铁道线路、轻轨、场站的用地。 |
公路 |
72 |
指用于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的用地。包括设计内的路堤、路堑、道沟、桥梁、汽车停靠站及直接为其服务的附属用地 |
||
农村道路 |
73 |
指公路用地以外的村间、田间道路(含机耕道) |
||
机场 |
74 |
指用于民用机场的用地 |
||
港口码头 |
75 |
指用于人工修建的客运、货运、捕捞及工作船舶停靠的场所及其附属建筑物的用地,不包括常水位以下部分 |
||
未利用土地 |
8 |
沙地 |
81 |
指地表为沙覆盖,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的土地,包括沙漠,不包括水系中的沙滩 |
戈壁 |
82 |
指地表以碎砾石为主,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的土地 |
||
盐碱地 |
83 |
指地表盐碱聚集,植被稀少,只能生长耐盐碱植物的土地 |
||
沼泽地 |
84 |
指地势平坦低洼,排水不畅,长期潮湿,季节性积水或常积水,表层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 |
||
裸土地 |
85 |
指地表土质覆盖,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的土地 |
||
裸岩石砾地 |
86 |
指地表为岩石或石砾,其覆盖面积>5%以下的土地 |
||
其他未利用地 |
87 |
指其他未利用土地,包括高寒荒漠,苔原等 |
应用领域
国土资源: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规划、土地整治、资源勘查、农业估产、自然资源监管等
生态环保:生态景观格局分析、热岛效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等
社会经济:城市规划、社会经济参数估算、灾害评估等
智慧城市建设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