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E法在土壤侵蚀危险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王库,史学正,于东升,张定祥,王洪杰,孙维侠   出版商:生态环境学报   出版日期:2009 年 1 月
摘  要: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很多,有自然因素(如地形、植被、土壤、降雨等)和人为因素,这些因素中既有量化指标如坡度、降雨等自然因素,也有土地利用、土壤母质等不可量化的指标。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单纯在G1S下利用叠加的方法对土壤侵蚀潜在危险进行判别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人为因素的量化问题等)。多标准评价法(Multi—Criteria Evaluation,MCE)可以将难以量化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目标的影响,通过加权线性合并及布尔叠加的方法,在众多因素或是相互矛盾的客观实际中确定一种折中的优化方案,来对目标作出客观的评价。主要介绍了多标准评价法的概念及其方法原理,并以江西兴国县为例,介绍了该方法在土壤侵蚀评价中的实现过程。在土壤侵蚀评价因子的选用上,先取了植被指数(LA1)、土地利用、坡度、土壤母质、高程、道路、降雨及人口密度八个因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单个因子在不同指标水平下可能造成的潜在土壤侵蚀危险等级;然后将因子组成矩阵,通过两两比较,来判断各因子的权重;把权重与相应的因子图相乘得到带权重值因子的栅格图,这些栅格图再进行统一的标准化处理,最后将标准化处理的栅格图通过叠加生成潜在侵蚀危险分布图。结果表明,兴 县大部分是微度侵蚀危险地区,呈连片分布,中、低度侵蚀危险主要分布在平原及沟谷地带,呈零星态,二者呈相互交错。微度危险、低度危险及中度危险区域分别占兴国县总面积的37.9%、29.2%及30.4%:二者之和为97.5%,高侵蚀危险及极高侵蚀危险的面积只占2.5%,且呈零星分布。这与兴国县的土壤侵蚀分布现状基本一致,多标准评价法应用在土壤侵蚀危险评价上是切实可行的。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