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块土壤年风蚀量的对比

作者:郭晓妮,马 礼   出版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出版日期:2009 年 8 月
摘  要:以位于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的河北省坝上高原的康保牧场为研究区,选取典型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块设立6块样地,采用标桩法,通过一年时间的实地测量,对其土壤年风蚀量进行了计算利分析,旨在为今后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年风蚀量的大小是秋翻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退耕还灌草地>天然灌草地>留茬地.结合对当地基本情况的实地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在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地区,特别是在年降水量不足300 mm的半干早地区,退耕还灌草结合的方式要好于单纯性人工种草.单纯性人工种草效果欠佳,在遇到连年干旱的情况下,人工牧草长势不好.2)秋翻耕地的土壤年风蚀量要远远大于留茬地,留茬地不但大大减轻土壤的风蚀量,甚至还起到了风积土壤的作用.因此,农田的耕作应采取保护性耕作,推广秋季高留茬,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量.人工植被建设应以灌草结合的模式为主,对于广大天然草原应以自然恢复为主,根据草原退化的不同程度,因地制宜实行禁牧,休牧或轮封轮牧,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