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GWR 模型的汉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关系评估

作者:梁平   出版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摘 要: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指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地理加权回归与传统回归分析的不同点在于它是一种局部回归分析方法,可应用于空间数据以探讨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指标之间的空间变化关系。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汉江流域2015年94个采样点不同河岸带宽度(20m 及50m)的5种土地利用类型(草地、林地、耕地、城市用地和未利用地)与 7个水质指标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在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类型的空间关系时,GWR 模型优于 OLS模型。GWR 模型评估结果表明:在汉江流域上段,耕地面积的增加使 TN、PO3-4、活体 Chl-a、Ca2+、NH3-N、COD Na+浓度显著增加;在汉江流域中段,城市用地的增加会使 TN、PO3-4、活体 Chl-a、Ca2+和 NH3-N浓度显著增加,耕地使 COD Na+浓度变大;在汉江流域下段,主要影响水质的是城市用地。此外,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河岸带宽度控制在50m 范围内可以达到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作用,有利于削减面源污染。该研究结果可为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合理规划河岸带土地利用以抑制面源污染传输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