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西部湿地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多情景模拟

作者:刘 雁   出版商: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出版日期:2016 年 5 月
吉林省西部属于生态脆弱区,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单元,其发展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受到较多的人为干扰,该区域湿地变化极为显著。为了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环境功能,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以吉林省西部 2000—2010 年湿地变化数据为基础,基于情景分析法设置了自然变化( 情景 1) 、规划优先( 情景 2) 和生态优先( 情景 3) 三种情景,利用 CLUE-S 模型对 2020 年湿地空间格局进行模拟,并从湿地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和景观抗干扰能力两个方面对不同情景下的湿地格局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了解不同情景下湿地格局的差异性,寻求合理的湿地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CLUE-S 模型的土地利用预测正确率为 84. 54% ,κ 指数为 0. 83,能够较好地模拟 2020 年湿地格局变化,特别是对沼泽湿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模拟效果较好; 不同情景下湿地空间格局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三种情景下的沼泽湿地的质心均偏向西南,水域的质心均偏向东南,而水田的质心在情景 1 中偏向东北,在情景 2 和情景 3 中偏南,沼泽湿地和水田在情景 3 比情景 1 中具有更强的聚集性,而水域恰相反,情景 1 比情景 3 中具有更强的聚集性; 不同情景下的湿地景观抗干扰能力不同,2010—2020 年,情景 1 中的所有湿地类型的景观干扰指数都逐渐增加,而情景 2 和情景 3 中沼泽湿地和水域的景观干扰指数逐渐降低,尤以生态优先情景的下降幅度最大。表明在实施科学的生态建设时,湿地景观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