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列岛土地利用对土壤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作者:张鑫   出版商: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版日期:2016 年 3 月
针对浙江省洞头列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及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选择了五种土地利用类型,农田、森林、围涂、码头、养殖。主要评估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区域快速产业化导致的土壤及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生物的潜在生态风险。采用内梅罗指数法、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洞头列岛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超过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r、Mn、Co超标率为100%,Zn超标率为84%。多数监测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内梅罗综合指数处于清洁水平,但养殖类型中的As、Co,围涂类型中的As、Pb,农田类型中的Pb、Cr属于尚清洁等级,围涂中的Co元素属于轻度污染等级;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显著低于轻微生态危害水平,五种土地类型土壤质量的RI大小顺序为:养殖>围涂>码头>森林>农田,Pb、As是主要的重金属生态风险种类。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围涂与码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其他三种类型。围涂类型土壤中As与Co、Cu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b与Zn呈极显著正相关;码头类型中的Cu与Co呈极显著正相关,As、Pb与Zn呈极显著正相关。Cu与As在码头、养殖、围涂类型中的含量较高。五种土地类型中除农田和养殖用地的某些重金属来源于成土母质,其他各重金属来源主要是人为活动影响,如:交通运输、城市排污、三废排放以及汽车尾气等。因此,应该把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有毒重金属的污染控制作为首要任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