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形态特征与生成机理分析———以河南省农村为例

作者:李长印   出版商: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出版日期:2014 年 2 月
  摘要:以河南省农村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空心村”的形态特征与生成机理:河南省“空心村”分布广,数量大,占地多,主要有同心圆、多核心、扇形、带(条)状等形态,并呈现出人口与产业结构畸形化、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衰退化、人力资本与技术文化资源流失化等基本特征;“空心村”的生成机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管理制度、自然地理地貌、传统思想文化、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是决定性因素。“空心村”现象是普遍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因此,治理“空心村”的当务之急是努力做好宣传、规划、实施、创新、扶持、审批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并尽快改革和完善“空心村”治理的机制与政策保障体系。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