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下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环境效应

作者:吴秀芹   出版商: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利用1988和2000年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0 000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基于GIS(Arc/info 7.1)对塔里木河下游近12 a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200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以未利用地和草地为主;(2)景观格局指数表明:多样性指数在增加,景观破碎度均在0.2以下,说明景观连通性高,抗逆性强;疏林地分维数值最大,说明其空间形状较简单,廊道效应较低;景观基质是沙地,且沙漠化在进一步加强;(3)1988- 2000年,耕地、水域、未利用地和城镇用地有所增加,而林地和草地则在减少;(4)12 a间,未发生转化的土地占99.65%,发生转化的仅0.36%。其中,改善类土地面积大于退化类土地,开发类土地净增长面积也大于同期弃耕类土地;(5)研究区LUCC除受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的影响外,人类活动改变地表水的地域分配及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则是引起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