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农架地区的植被制图及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作者:田自强   出版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在野外调查、资料搜集的基础上,辅以全球定位系统(GPS)、GIS软件及TM影像数据,绘制了该地区1∶ 20万的植被类型图。制图结果表明: 1)制图区总面积3476.67km2,共计504个斑块。2)神农架地区林地面积2,607.45 km2,占该地区总面积的75% ;山地灌丛及亚高山灌丛总面积358.62 km2,占总面积的10.3% ;草甸面积156.84 km2,占4.51%。 3)自然植被划分为8个植被型,46个群系以及农田(居民点)和茶园两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其中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面积最大,为908 km2,占总面积的37.88%。 4)对神农架地区8个植被型中的46个群系进行的群落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测定结果表明,①各群落物种多样性总趋势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个别群落除外)②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群落内各层次结构相对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③针叶林(7个群系)和针阔叶混交林(6个群系)中,低海拔人工林群落各层次及高海拔天然林乔木层结构简单,伴生种类较少,物种多样性低。高海拔天然林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相对高,H′值一般在1.2~ 2之间,J值在0.5~ 1之间。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变化明显,低海拔区域较低。④分布于低海拔峡谷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个群系生境,人为干扰较大,群落优势种不明显,乔木和灌木种类丰富,多样性指数较高;草本种类相对较少,多样性指数低。⑤落叶阔叶林(11个群系)大部分群落层次结构与针阔叶混交林相似,但乔木种类较多。栓皮栎林、野核桃林、茅栗林和红桦林等纯林多样性指数低下。⑥灌丛作为该地区森林植被退化后形成的一类不稳定类型,各群落间物种种类和盖度均有较大差别。其中亚高山灌丛各群落具有相似的生境,物种种类少,多样性指数低下。山地灌丛群落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⑦草丛3个群系中,沼泽草丛各群落物种种类和盖度较大,H′和J值较高;芒、蕨草丛群落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