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 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作者:宋开山   出版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 获取了自 1954 年以来三江平原 6 期土地利用数据, 在 GIS 空间分析模块下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及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 50 年里, 三江平原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净增加了 38.55×105hm2, 年均增加 75597.3 hm2, 其中湿地、林地与草地对耕地的增加贡献最大; 湿地减少了25.67×105 hm2, 除极少数退化为草地外, 绝大部分转化为耕地; 草地减少了 57.65×104 hm2hm2, 面积比由 9.13%缩减为 3.86%; 林地在整个研究期间呈现出一定波动趋势, 但总体呈减少趋势; 水域与未利用地也呈现出减少趋势; 居工地则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而且其年增长率为 6.96%, 远远大于其他土地利用的年增长率。耕地变化是驱动三江平原其他土地利用变化的直接因素, 通过对人口与国家农业经济政策分析表明, 耕地变化与人口增加关系密切, 回归确定性系数为 0.93, 同样国家宏观农业政策与市场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近年来水田面积的快速增加就是其直接作用的结果。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