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西部生态安全态势与土地利用的耦合分析

作者:李晓燕   出版商: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依据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 建立了压力 - 反馈 - 调控的概念模型, 并基于 GIS 和 RS,采用栅格运算的方法, 运用复合模型对吉林省西部 2000 年生态环境安全态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吉林省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安全状况, 且东部安全状况好于西部, 预警状况及不安全状况的区域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十个县市中, 绝对安全状态比例极小, 安全状态区域所占比例最大的县是乾安, 最小的是大安。预警状态区域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洮南, 已达到了县域面积的 43.08%, 最小的是乾安, 仅占 1.56%。通榆、镇赉和大安处于不安全状态区域的面积已达到了 10%以上, 是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需要重点治理的区域。吉林省 2000 年生态安全态势与土地利用的耦合分析表明, 以农为主的区域是农牧交错带中相对稳定的区域, 以牧为主的区域受到的破坏程度最大, 农牧相当的区域属于最脆弱的地区。虽然根据Constanz 的生态价值理论, 草地的生态价值比较高, 但由于研究区草地多属于低覆盖度, 当受到外界干扰较大时, 系统就表现得极不稳定。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