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灌溉系统的影响

作者:杨燕杰   出版商:山东师范大学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以兖州煤矿区的一部分为例,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研究了其中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灌溉系统的变化。20 多年的煤矿开采使矿区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灌溉系统发生巨大变化。农田面积急剧减少, 塌陷地、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农业灌溉系统由原来的以河流灌溉为主转变为以机井灌溉为主的形式。地表塌陷及其产生的裂缝使农业减产, 并使河流断流和缩小了机井的灌溉范围。河流 300 m 缓冲区面积从 1978 年到 1997 年减少了 31.7%, 单位农田的机井密度由 4.79 个/km2增加到 8.32 个/km2。对矿区内的一条河流受塌陷影响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说明河流断流之后机井成为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通过矿区与非矿区之间机井分布的对比分析, 发现矿区内机井数量和密度等增长幅度都比非矿区大。文中给出了机井依赖度的概念, 分析了各种地类受机井影响的程度, 得出积水塌陷区的机井依赖度最小, 说明塌陷严重影响了机井作用的发挥。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