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快速城市化地区公路沿线土地利用空间集聚

作者:吕晓芳   出版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以 2005 年深圳市主要公路沿线 6 类城市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和空间数据挖掘 (SDM) 中的空间关联规则, 研究不同缓冲带内其建设用地单一类型、相邻类型及组合类型的空间聚集特征。结果表明: 主要公路两侧以工业用地为主, “三来一补”、 “三资”企业为主体的外向型乡镇企业加快了特区外的农村城市化进程; 城市公共设施、教育和医疗卫生用地缺乏, 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城市经济功能的协调; 单一类型建设用地景观分异特征趋向于距公路越远, 出现频率越小, 且随着逐渐远离公路线出现了若干次级集中区, 距公路 500-1000 m 可作为识别该次级中心的特征带; 两类建设用地之间的空间邻近分布特征表明, 以各类建设用地为中心与其他类建设用地在公路线附近均表现邻近, 沿线附近和较远距离上随工业用地出现峰值, 同时出现其周围住宅用地的聚集, 特区外该类现象尤为明显; 土地利用组合特征表明各类建设用地均呈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其中以各类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的组合尤为普遍, 体现了研究区尤其是特区外主要工业承载区中经济活动空间以工业区为中心的集群效应。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