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 年以来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机理分析

作者:匡文慧   出版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综合集成 TM、SPOT 遥感影像,地形图、历史地图及其它空间数据提取长春市 1900年、1930 年、1954 年、1976 年、1990 年、2004 年共 6 期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信息。利用空间重心转移模型、分形模型与城市土地—人口异速增长模型分析长春市 100 年来城市土地利用扩张的空间变化特征,进一步研究其扩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 1900 年到 2004年城市土地面积扩张 56.77 倍,其中 1990~2004 年扩张速度最快;1900 年以伊通河左岸的宽城子和现在的南关区北部的内城作为城市的雏形。1900~1930 年日俄为进行资源掠夺修筑铁路并在周围建立商埠用地将宽城子与内城连为一体。1930~1954 年城市主要沿铁路沿线的西南扩张,1954~1976 年国家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向南北方向填充,1976~2004 年城市受高新技术开发、旅游业等的影响主要向东南方向扩张。除 1976~1990 年外城市向外扩张的不规则程度逐渐提高,稳定性降低。1976~1990 年以边缘区填充为主,其他时段以边缘区扩张为主。1900~2004 年人口增加 87.57 倍,人均城市用地面积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城市土地利用面积与人口二次幂拟合曲线优于乘幂拟合曲线,从百年尺度上历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两大社会背景的长春城市土地 - 人口异速增长模型并非规则变化,说明长春 100 年来城市演变过程中城市建设在历史时期具有不合理的现象。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