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孔祥斌   出版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城乡交错带的分析样区,对1982年、2000年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和两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养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1982年相比,200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增加的顺序为:果园>水浇地>稻田>菜地>林地>早地;土壤全氮含量增加的顺序为:稻田>菜地>水浇地>果园>早地>林地;土壤碱解效氮含量增加的顺序为稻田>水浇地>菜地>果园>早地>林地;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的顺序为果园>水浇地>稻田>早地>菜地>林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变化规律为,在果园和稻田中略有增加,在其他利用方式中有不同程度降低。水稻田转变为水浇地、菜地、果园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增加幅度顺序为早地>果园>水浇地>菜地;速效磷含量增加的顺序为果园>水浇地>菜地>早地。早地转变为果园、水浇地后,除速效钾含量降低外,其他养分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沙荒地转变为早地、水浇地、菜地、果园、林地后,除速效钾含量降低外,其他养分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