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锌的积累及其污染风险

作者:郑袁明   出版商:中国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7 年 1 月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自然土壤以及公园等 8 种土地利用方式共06/ 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锌积累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 8 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锌的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公园M果园M稻田M绿化地M菜地M自然土壤M麦地。占样点大多数的麦地和自然土壤的锌含量与背景值没有显著差别,而公园、果园、稻田和菜地土壤锌含量则显著高于背景值。与土壤锌含量基线值相比,公园、果园、菜地土壤超标率分别为 -1FNO、-6FNO、3F8O,其它利用方式的土壤超标率并不严重。石景山、昌平、朝阳、丰台 5 个区是超标样点集中分布的地区。金属冶炼、交通以及垃圾填埋可能是导致土壤锌含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