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贮水量变化分析 *

作者:董立国   出版商: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1 年 10 月
  提要:气候变化加剧了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的严峻性,通过农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0-20cm、20-100cm和20-180cm土壤贮水量的分析,研究得出:(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贮水量变化趋势相似,与降雨具有极大的相关性,都是在土壤解冻后下降,然后随着雨季的到来逐步升高,或者升高后在降低的趋势,主要以"V"型为主进行波动。(2)0-20cm土层中少量土地扰动能够保持较多的土壤贮水量,人工翻地对土壤水分损失较大,秋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与区域气候变化规律适应性较强;(3)整地造林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部的小环境,利于土壤水分的蓄积,从而利于造林,沙棘纯林不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4)水平沟隔坡苜蓿地土壤贮水量和水平沟隔坡天然草地土壤贮水量比自然坡面(陡坡)高;(5)区域降雨量能够补偿180cm土壤层次的土壤水分的消耗,依据降雨变化规律,采取各种保水控水节水措施,可以提高区域水分利用效率。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