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岩溶作用强度及其碳汇效应

作者:章程   出版商: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1 年 1 月
  摘要: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岩溶作用研究不仅关系到区域岩溶碳汇估算,也关系到岩溶区陆地碳源/汇的准确评估.利用标准溶蚀试片法研究了2个典型岩溶动力系统内3个岩溶泉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下溶蚀速率.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下溶蚀速率差异较明显,耕地、灌丛、次生林、草地、原始林平均值分别为4.02,7.0,40.0,20.0和63.5tkm2a1.因此,在进行区域尺度岩溶作用碳汇估算时,除了考虑气候、水文、地质等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植被的正向演替对岩溶碳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原始林地土下岩溶作用碳汇量是次生林地的3倍,灌丛的9倍,也就是说,从耕地或灌丛演化到次生林地,由岩溶作用产生的碳汇可提高5.71~7.02tkm2a1,若演化到原始林地则达24.86~26.17tkm2a1.岩溶区地表森林系统的增汇过程发生的同时,地下也同步发生着类似的增汇过程.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