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聚落水蚀特征研究 ———以陕北3个典型乡村为例

作者:岳大鹏   出版商: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出版日期:2010 年 2 月
摘要:通过2003-2005年定位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1)陕北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特殊的下垫面容易产生地表径流,导致水的流失,而水蚀后的下垫面产流量更大(2003年全区平均径流系数为0.27,2004年为0.34),水蚀强度也更大(2003年全区平均侵蚀强度为1698.7t/km2,2004年为5434.3t/km2)。2004年全区户间道路、户间空地、庭院的平均侵蚀强度分别达7348t/km2,6873.2t/km2,2081.7t/km2,除庭院属轻度级侵蚀外,其他均达强度级侵蚀,应加强研究和防治。(2)水蚀泥沙的粒度各年均以0.01~0.05mm的粗粉沙为主,占到43%以上。泥沙粒度结构从区域来看,从南到北细粒成分愈来愈少,粗粒成分越来越多;从时间变化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粒径较小的泥沙(包括粒径<0.05μm的胶粒、粘粒和粉沙)含量逐年减小,而粒径>0.05μm的粗泥沙含量逐年增大。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