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 年非洲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环境背景分析

作者:张莉   出版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   出版日期:2018 年 1 月


       摘要: 目的 科学探明世界第二大洲——非洲的耕地资源禀赋、准确揭示 2000—2010 年耕地动态变化规律和过程,服务全球粮食安全。【方法】采用全球首套 30 m 空间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 Globe Land30 的 2000 年和 2010年耕地数据产品,在不同分析指标和空间尺度上分析 10 年间非洲耕地利用格局的总体变化、地理差异特征及其生态环境背景。【结果】2000—2010 年,非洲耕地总面积增加了 1 540.63×104 hm2,变化率为 7.42%;5 个区域 10年间耕地面积变化率从大到小依次是:中非(10.42%)、东非(9.49%)、西非(7.55%)、北非(6.74%)和南部非洲(4.86%);耕地面积数量增加排在前 10 位的国家是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苏丹、肯尼亚、莫桑比克、乍得、阿尔及利亚、赞比亚、津巴布韦和布基纳法索;耕地面积数量减少排在前 10 位的国家是科特迪瓦、马里、安哥拉、加纳、马拉维、突尼斯、布隆迪、卢旺达、刚果(金)和南非。2010 年,非洲耕地复种指数为 98.11%,10 年间变化率为 13.54%;2010 年,5 个区域的复种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西非(163.75%)、中非(148.01%)、东非(76.64%)、北非(75.20%)和南部非洲(57.56%)。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区域差异明显,耕地在各经纬度带上以增加为主,以东半球和北半球面积增加较多;新增耕地主要由林地、草地和灌木地等植被类型开发利用转入,分别占转出总量的 15.19%、66.37%和 11.20%,减少耕地主要转成为林地、草地和灌木地,转出面积分别占转出总量的 21.15%、61.19%和 11.78%,新增的耕地面积远大于减少的面积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