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公海中心渔场海域放射性核素 137 Cs 的 生态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

作者:唐峰华   出版商: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版日期:2018 年 4 月


       摘 要:为合理开发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并了解日本福岛核泄漏对公海渔业的影响,利用 2011—2013 年连续 3 年在北太平洋公海中心渔场采集的海洋生物样品,经济品种以巴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为主,采用 γ 谱仪进行检测放射性核素137Cs,开展核素在渔场中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富集分析及其风险评估。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2 年采集海洋生物品种较多,所有样本都检测出了超出本底值的137Cs 核素比活度。2011 年所测核素137Cs 比活度范围为 0.05~6.21 Bq·kg-1,2012 年比活度范围为 0.02~0.46Bq·kg-1;而 2013 年采集的样品较少仅有 2 类,比活度范围为 0~0.37 Bq·kg-1。将各个营养级生物的137Cs 核素质量活度进行均值化,3 年期间大型鱼类的平均值为 0.49 Bq·kg-1,巴特柔鱼的平均值为 0.18 Bq·kg-1,小型鱼类平均值为 0.10 Bq·kg-1,随营养级上升核素质量活度整体呈倒金字塔分布。研究表明,中心渔场调查期间所测核素质量活度水平均未超过中国食品中放射性核素质量活度的限制浓度与通用水平的标准限。目前对放射性元素137Cs 的风险评估显示核素含量处于相对安全限度范围内,但需保持可续性的生态监测。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