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人工林的土壤环境效应

作者:白文娟   出版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版日期:2005 年 12 月


        提 要:根据延安、安塞和吴旗退耕20年以上人工林地、自然恢复草地和坡耕地的调查 与分析资料,分析了人工林相对于坡耕地、自然恢复草地、次生林的土壤环境效应,包括土壤有 机质的积累、土壤氮磷钾素的变化、土壤水分效应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林 可明显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速效钾的含量,特别是0~ 20cm土层,但这些土壤 肥力指标仍处于低或中等水平;同时人工林地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高,增强了土壤的抗 侵蚀能力;但人工林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却远远大于坡耕地和自然恢复的草地,在安塞和吴旗表 现得更为明显。综合分析结果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认为在黄土高原丘陵 沟壑区,退耕地的植被恢复宜采取先封禁牧,然后补种部分适宜的牧草、灌木和乔木,逐步实现 良好的乔灌草植被结构特征和其生态环境功能。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