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防护林适宜林分结构及水文效应

作者:龚固堂   出版商: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出版日期:2012 年 2 月

        摘要:川中丘陵区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该区大面积柏木防护林林分结构不合理、天然更新不良、林分稳定性差、产品产量和水土保持功能低,急需进行结构调整。通过 48 个典型柏木纯林样地林分郁闭度与灌木、草本及枯落物盖度和生物量分析,提出了该区人工柏木防护林适宜林分郁闭度为 0. 6—0. 7。根据林分结构,将柏木纯林林分结构划分为 5 种类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 1) 5 种林分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取决于林分枯落物存贮量,适宜结构型林分与其它 4 种林分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存在显著差异,排序结果为适宜结构型( 4. 038 ± 0. 497) t/hm2> 中低密度型( 3. 583 ± 0. 521 ) t / hm2> 中高密度型( 3. 243 ± 0. 455) t/hm2> 低密度型( 2. 841 ± 0. 656) t / hm2> 过密型( 2. 272 ± 0. 580) t / hm2。( 2) 土壤饱和贮水量排序为适宜结构型( 180. 59± 14. 83) mm > 中低密度型 ( 173. 84 ± 18. 06) mm > 中高密度型( 169. 27 ± 13. 20) mm > 低密度型( 162. 57 ±8. 79) mm > 过密型( 150. 77 ± 5. 08) mm,适宜结构型林分与其余 4 种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3) 6 次典型降雨产沙量排序为适宜结构型( 360. 07 kg/ hm2) < 中低密度型( 577. 08 kg/ hm2) < 中高密度型( 625. 98 kg/ hm2) < 低密度型( 878. 51 kg/hm2) < 过密型( 1026. 74 kg/ hm2) ,5 种柏木林分类型产沙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