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马尾松林下植被恢复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

作者:李钢   出版商: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版日期:2012 年 12 月

        摘要:通过采集江西省赣县花岗岩区次生马尾松纯林地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坡面径流小区 2010—2011 年的降雨产流产沙资料,分析不同模式的水土保持功能及其植被恢复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 1) 次生马尾松稀疏纯林地水土流失严重,年产流系数为 0. 50 ~ 0. 60,侵蚀模数在 2 700 ~ 6 000 t/( km2•a) 之间。2) 植被恢复可以降低林地土壤侵蚀强度,但植被恢复的水土保持效益与林冠结构和地表覆盖度密切相关,当形成乔草或乔灌复合层时,可以起到 50% ~ 60% 的年蓄水效益和 65% ~ 70% 的年固土效益。3) 植被恢复的水土保持效益亦受植被和降雨类型的影响,百喜草蓄水效益随降雨量先增后减,暴雨是蓄水效益变化的转折点,而胡枝子蓄水效益变化规律不一; 植被恢复措施固土效益随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特别是在大暴雨情景时急剧下降。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