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上游滇西北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

作者:陈奇伯   出版商:西南林学院   出版日期:2005 年 12 月


       摘要:通过对金沙江上游滇西北高原植物群落调查、土壤理化分析、径流小区观测,对陆生生态系统的退化模式和 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形成的退化生态系统通过人为诱导修复,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功能 较完善的人工生态系统。灌丛、次生林、人工混交林都已经形成明显的立体垂直结构,并有正向演替趋势。荒草 丛、灌丛、人工混交林和次生林的Sha朋on一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29、2.58、2.04和2.03,对应的iPelou均匀度指 数分别为0.80、0.81、0.67和0.65。灌丛的土壤理化效应最佳,其。一30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分别比坡耕地、荒草 丛、天然次生林、人工混交林高8.7%、24.7%、45.9%和14.3%,有机质含量分别高19.3%、巧.9%、276.8%和 50 . 9%。天然次生林由于本底立地条件差,理化性能赶不上其他类型。人工幼林和天然次生林有较好的减轻土壤 流失的作用,分别比坡耕地减少土壤侵蚀量38.0%和52.3%,比荒草坡减少土壤侵蚀量25.0%和42.3%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