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的保育效应及其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刘秉儒   出版商: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版日期:2012 年 10 月

        提 要: 红砂( Reaumuria soongorica) 是我国北方温带荒漠的主要先锋植物,也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水土保持和荒山绿化物种,但是该乡土物种是否具有保育植物的特征,目前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文中通过研究生长于半干旱区的荒漠植物红砂群落不同分布格局和群落特征,分析红砂盖度变化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探究保育效应的发生条件及其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群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随着红砂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增大而逐渐增大,然而,当红砂总盖度超过 48. 73% ( 地上生物量为 35. 62g/m2) 时,虽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继续增大,目标物种碱蓬( Suaeda glauca) ,蓍状亚菊( Ajania achilleoides) 多度明显增加,但植物物种多样性并没有显著的变化。这些说明在干旱区,当红砂的盖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通过冠层遮阴产生保育效应。因此,在植被稀疏、物种多样性较低的干旱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红砂物种的保育效应,促进和加快植被自然恢复进程,调控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