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对大豆产量及黑土供肥的影响

作者:孙振宁   出版商: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出版日期:2012 年 12 月

        摘 要:东北黑土区受侵蚀严重,研究不同侵蚀程度下黑土供肥及施肥对于科学施肥和提高产量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位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鹤山农场的北京师范大学九三水土保持试验站,选取当地 4 个不同侵蚀程度 - 轻度侵蚀、中度侵蚀、严重侵蚀、极严重侵蚀(黑土厚度分别为 35、28、20、5 cm),按当前大田施肥水平设计盆栽试验,包括不施肥(CK)、单施肥(N、P、K)、混施肥(NP、NK、PK、NPK)共 8 种处理各 3 个重复,供试作物为大豆,确定不同侵蚀下黑土供肥和施肥。主要结论如下:(1)侵蚀越强烈大豆产量越低,但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有效提高产量。侵蚀程度不同,大豆株高和结荚数对各处理的响应不同,但氮肥是首要影响因素。(2)研究区供肥水平中等。供肥量与速效养分含量正相关,侵蚀程度越强,供氮量和供钾量逐渐降低,但由于速效磷含量与粘粒、粉粒含量成负相关使得供磷量先降低后增加。(3)研究区大豆对钾肥利用率较高,对氮、磷利用率较低。肥料利用率与土壤供肥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随侵蚀程度增强,大豆的氮肥利用率和钾肥利用率逐渐增加,而磷肥利用率则先增加后减小。(4)本研究建议施肥与当地统一施肥相比,总量上为当地的 1.19 ~ 2.52 倍,配比上当地氮肥用量偏低,磷肥用量偏高。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