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水土流失地区人工加速植被演替过程

作者:王费新   出版商:清华大学水利系   出版日期:2006 年 8 月


       摘要:水土流失地区植被在自然条件下从阳生草本到乔灌草复合植被的演替过程常常需要很长的时间,选取适当树种人工造林 可以省略先锋物种强阳生草本的发育时间,提早诱发灌木和草本植物发育,大大加速植被恢复演替过程。通过对广东惠州市惠 阳区上杨试验站等南亚热带典型水土流失地区的研究发现:自然封育状态下,水土流失地区植被恢复和演替缓慢,25a后植被 覆盖度只有35%,且主要以阳生性耐贫瘠的灌木及草本为主,土壤侵蚀仍然比较严重。选择大叶相思树人工造林加速了植被 演替进程,控制了水土流失, 12a左右植被覆盖度就达90%左右。造林23a左右,林地遮蔽涵养水分和控制侵蚀作用下迅速生 长多种当地物种,形成了乔、灌、草、藤、竹多层复合植被。在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自然封育状态下严重水土流失区植被恢复 至较稳定的次生林阶段需要60a左右的时间;人工造林加速植被演替只需要20a。植树造林是该地区植被恢复发育及控制水土 流失的有效措施。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