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篱对红壤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作者:邬岳阳   出版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2 年 6 月

        摘要: 在浙江诸暨红壤丘陵山区的野外径流小区条件下,设计 5 种不同植物篱种植模式,结合自然降雨、人工模拟暴雨试验、稀土元素( REE) 示踪、土壤抗蚀性评价等方法,研究植物篱的减流减沙效应和控制机理。结果显示,与裸坡相比,自然降雨下麦冬双行植物篱处理地表径流量降低 39. 4% ,土壤流失量降低 65. 8% ,效果最佳。降雨前土壤含水量能显著影响径流和土壤流失的发生特征。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可作为衡量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效应的最佳指标。根据 17 个抗蚀性指标建立植物篱条件下红壤抗蚀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综合抗蚀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麦冬双行、黄花菜 + 麦冬双行、黄花菜双行、麦冬单行、黄花菜单行和裸坡。不同坡位植物篱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存在差异,侵蚀泥沙主要来源集中在中下坡位。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