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石山区典型植物水分来源

作者:刘自强   出版商: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版日期:2007 年 7 月


       摘 要 在季节性干旱区,水分是限制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 . 为了分析比较北京山区群落植 物的水分利用特征,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 D/H、 18 O / 16 O ) 技术,探讨典型群落植物侧柏 、 荆条 、 构树和胡枝子的水分来源及其对各水源的利用比率 . 结果表明: 群落内 4 种植物的水分来源 不同,侧柏主要吸收利用 40 ~ 60、60 ~ 80 和 80~100 cm 深度的土壤水,对这 3 层的利用率在 23.3% ~ 25.9% ,对表层 0 ~ 20 和 20 ~ 40 cm 的利用率分别为 12.3% 和 13.0% ; 荆条主要吸收利 用 60~80 和 80~100 cm 深度的土壤水,利用率分别为 51.9% 和 25.2% ,对其他土壤水利用较 少; 构树主要吸收利用表层 0~20 cm 和 20~40 cm 土壤水,利用率分别为 47.5% 和 36.8% ; 胡 枝子对 5 个水源层水分均有利用,对 0 ~ 20、20 ~ 40 和 40 ~ 60 cm 深度土壤水的利用率在 21.4% ~ 22.8% ,对 60 ~ 80 和 80 ~ 100 cm 深度土壤水的利用率分别为 15.2% 和 18.3%. 侧柏和胡枝 子的水分利用深度相似,两个树种混交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水分竞争; 荆条和构树的水分利用深 度恰好互补,适宜混交 . 研究结果可为恢复受损生态环境的最佳植物种组合方式提供参考 .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