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紫色土区林地型小流域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侵 蚀特征

作者:张鹏   出版商: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出版日期:2017 年 5 月


       【摘要】 为了研究川中紫色土区水土流失特点 , 选取“长治”五期工程前后变化最为显著的林地型小流域作为研究对 象 ,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不同农地、林地、荒草地和其他用地占地率的小流域土壤侵蚀量与土壤流失面 积、土壤流失强度间的回归模型 , 利用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比例的流域进行分类 , 分析林地型小流域土地 利用比例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林地型小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为 1766.8 t  km –2  a –1 , 总体属于轻度侵蚀 , 相比 于该区域农作型小流域 , 流域侵蚀强度平均减幅为 677.2 t  km –2  a –1 (2) 不同土地类型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都属于强度侵蚀以 下 , 农地、林地、荒草地和其他用地类型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 2601.0 t  km –2  a –1 、 610.6 t  km –2  a –1 、 5295.4 t  km –2  a –1 、 –834.9 t  km –2  a –1 , 其土壤侵蚀比分别为 23.0% 、 19.5% 、 59.6% 、 –2.1%(3) 农地占地比例在 15% — 25% 范围、荒草地占 地比例低于 20% 时 , 林地占地比例高于 55% 时 , 水土保持效果最好。 (4) 该地区林地型小流域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 中度侵蚀、强度侵蚀、强度以上侵蚀模数分别为 102.9 t  km –2  a –1 、 536.0 t  km –2  a –1 、 2549.7 t  km –2  a –1 、 6264.8 t  km –2  a –1 、 11563.6 t  km –2  a –1 。 (5) 治理时应把荒草地作为重点 , 同时应考虑把强度以上侵蚀地段治理到轻度侵蚀程度 , 把中度侵蚀 地段治理到无明显侵蚀程度。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