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赤红壤坡地幼龄果园间作牧草的水土保持效应

作者:段舜山   出版商: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出版日期:2000 年 12 月

        摘要:野外观测试验于1997年在广东省鹤山市四季园农场的赤红壤坡地上进行。试验设计了 幼龄果园间作番薯(A);幼龄果园间作花生(B);幼龄龙眼树间野生牧草(C);梯田地表裸露 (CK)为对照4个处理,采用自制的径流收集器分别测定了各处理4场降雨的径流深度、径流 系数、水土流失量和侵蚀量等指标。结果表明,CK的平均径流深度为3.45 mm/10 mm,降水 流失率为34.5% ,平均每10 mm降雨的土壤侵蚀量为294.03 kg /hm2,年土壤侵蚀模数为 50.78 t/(hm2·年);A、B、C 3个间作不同作物处理的平均地表径流量分别比裸地对照降低 43.82%、36.45%和47.47% ,平均土壤侵蚀量分别比对照减少94.41%、64.32%和73.46% ; 幼龄果园间作番薯(A)处理的保土效果最佳,幼龄龙眼树间野生牧草(C)处理的保水效果最 好。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