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植物道路的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作者:徐学选   出版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版日期:2007 年 3 月


       摘 要: 土质道路是当前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主要道路, 也是发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若田间地块道 路路面种植植物, 则可以达到减少、控制道路水土流失的目的。在前人对生物道路实施的可行性、建造方法、实用性研究的基础上, 在延安市燕沟小流域采用小区径流监测的方法 , 对 12 个不同处理植物路小区为期 3 a27 场次产流降雨的产流产沙数据进行了分 析。结果表明, 植物道路侵蚀均发生在 6 — 9 月, 其中降雨量 10~25 mm 发生概率最高, 最小产流雨为 5.7 mm 。降雨量与降雨强度对 道路侵蚀影响显著, 为此将降雨量划分为 5 级, 分析了各级降雨下的侵蚀强度, 同时给出了侵蚀强度随降雨侵蚀力变化的模拟模 型。同时, 分析坡度对道路产流、产沙的影响表明, 5 ° ~10 °坡的侵蚀强度是 3 ° ~5 °坡的 3.7 倍、 0 ° ~1 °坡的 6.5 倍; 5 ° ~10 °坡的径流深是 3 ° ~5 °坡的 2.44 倍、 0 ° ~1 °坡的 3.66 倍。试验道路 3 a 平均侵蚀模数 2 825 t · km -2 · a -1 , 远低于当地土路 5~10 万 t · km -2 · a -1 的侵蚀模数。

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献!
声明:本站文献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用途,请于浏览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